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我们的责任 林苇慧Rachel Lim(4i)
随着商业的发展,许多传统及民俗文化已渐渐地被淡忘。现代的人,无时无刻都以“吃”作为节日的中心,忽略了其文化的意义。身为民族的一份子,我们应大力提倡自己的民族文化与习俗。
其实,维护传统民俗一点儿也不困难。我们并不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。反之,维护传统文化,只须从“家”开始。家长可以教导孩子文化教育或讲一些民族传说给孩子听,让孩子对民族文化产生兴趣。再来,家长也可以购买一些关于传统民俗的书籍或影片给孩子看,让孩子增广见闻。家长也可以通过民俗活动,促进亲子间的互动,例如:一起唱民间歌谣、跳传统舞蹈、做传统糕点等。孩子是未来的栋梁,是传承文化的齿轮。只有灌输孩子对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责任,那么文化才能得以传承不朽。
此外,校方在维护传统文化这方面也有重大的责任。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如何维护民俗文化,并告诉学生其重要性,以确保传统文化能得以传承。校方也可以举办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比赛,例如:书法比赛、朗诵诗歌比赛和剪纸比赛。这样,学生可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。
除了家长和校方,政府也担任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。由于政府有充裕的资金,所以政府在财政方面应该大力地资助民间艺人,并且鼓励人们走向民间艺术的市场。其次,政府也可以拍摄关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影片,把我国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。除此之外,政府可以多建筑博物馆,将所有民间的宝物好好地收藏。同时,人们也可以借着参观博物馆的机会,加强民族文化的知识。最后,政府可以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组织,把国家的文化和宝物好好地保存,并且记载下来,让传统文化永不消失。
现今的传统文化已变成了人们的“回忆”。“文化之事,匹夫有责”,身为民族的一份子,我们的责任就是发扬、提倡和维护我们的民俗与文化。